展览简介
无图片信息!

刘国辉画展

【您是第 位参观者】 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展厅 >

 

  1940年8月,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组组長,中国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获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貢献中青年专家”和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获“法兰西功勳和贡献奖”;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专著有《水墨人物画探》等二十余种。

 

  刘国辉是一个具有很强使命感的教师和画家,不仅仅表现为他的才华横溢、多才多艺,以及他在传达精神意蕴深度方面的诸多思考,更重要的是他敢于以自己的身体力行,面对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绘画,面对历史长河的失重制约和空白点,面对当今美术界普遍存在被商品大潮背后无形的金钱之手所摆弄引起的浮躁、急功近利或无所适从的现实状况,有着比较清醒的思考和认识,为找回失落的世界,突破文人画的桎梏,拓展中国画新的领域与境界,他苦思、苦学、苦练,也正是他,在贴近时代生活、融入艺术多元发展的新世纪里,用自己那一支充满灵气的画笔,在美术研究领域里,带领着一批年轻人,掀起了中国画写实风的狂飙,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与收获……
 
  刘国辉对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有深入的理解和自己的评价。他的学生对此有很深的印象。在1991年出版的《水墨人物画探》这部教学性的专著中,刘国辉对水墨人物画的历史作了要言不烦的梳理,从中提出一些对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思考,都以他自己的艺术实践为基础,又使他的绘画实践具有自觉的理性追求意味。
 
  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我是什么,只有让我的作品自己去说!”刘国辉是明智的,他犀利的目光看到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人物画较程式、较概念的历史状况,又看到了现代社会在传统与创新问题上的种种认识上的误区;在中国人物画领域里,他是一个旗帜性的人物,思想深刻、信念坚定,大胆尝试、努力不懈,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传统的基础上,把握时代的脉搏,结合精湛的造型,为中国画特有的笔墨韵味、精神意蕴和表现张力方面作出了不朽的努力与贡献。可以说,刘国辉是新时期涌现出来为数不多的我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和教育家之一。刘国辉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早在青年时代,他就以潇洒的笔法、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具有概括化的处理手法,创作了一系列的优秀之作。
 
  刘国辉牢牢立足于创造实践,思想成熟、语言精辟、发人深思,所撰文章令许多圈内人折服。他诸多论点、看法,都无不闪烁着璀璨的现实主义光辉,给我们带来思考和启迪。他曾说:“艺术不是你死我活的营生,而是共存共荣的园地。这不是一种宽容,而是一种需要。”他在今年上海举办的刘国辉艺术研讨会上真诚地对大家说:“我对写实人物画研究还是要进行下去,我这辈子不悔,无怨无悔。”刘国辉对中国画的发展,特别是人物画的发展问题上的思考和探索,已明显成为一个涉猎庞大、考虑周全、定格到位的系统化工程,对他而言,毋宁说是一个有极强现代意识的画家孜孜不倦地在寻求艺术的画风画派,还不如说他已经把这个问题引向了创作、教学、科研结合的命题,而他本人又正是首当其冲的忠实实践者,因此它更具广泛意义。
 
  刘国辉无愧为我国当代艺术复兴大师,他在绘画技法理论探研方面的卓越建树、对人生对社会深刻独立的思考与见解和绘画实践中丰硕的创作成果,特别是他把自己的这些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于1992—1993年主持的“中国人物画高级进修班”,率先在我国艺术发展领域,举起了锐意革新的旗帜,迈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第一步。而且,刘国辉是十分清醒的,他对自己在艺术领域多方面的开拓所取得的成就并没有丝毫满足或有半点懈怠,他谆谆告诫大家,他和同辈画家们的努力对中国画的推进仅仅只是开端,后面的路还很长很长,但中国画未来的光辉前景,应该说,并不是永远遥不可及。正像有位著名理论家所说的那样,刘国辉,一个响亮的名字,在新的世纪里,一定会和他的学生一起,以更震撼人心或更引人入胜的精品力作把已闪耀出希望光辉的水墨写实人物画推向新的境地。
 
  刘国辉的人物画,不仅博得海内外华人的高度赞美,更引起世界画坛的关注。1987年,卡尔·福格博士郑重向刘国辉发出邀请,请求刘先生赴德讲学与举办画展。中国人物画登上了异国讲坛,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耀眼的火花:“中国画家从不像西欧画家那样,努力想把物体重现得和原来一模一样,表现色彩、质感、体积的具体形态等。中国画家特别强调线条,把线条作为主要描绘和表现手段。像马蒂斯、毕加索这些西方绘画的巨子,他们曾虔诚地揣摩和学习中国绘画的用线,然而,他们始终没有进得中国'骨法用笔'的大门。中国特有的锥形毛笔,画出带有书法意味的线,孕育着中国深厚的文化积累,依附着中国民族的哲学思维和审美评价。”
 
  尽管刘国辉不懂德语和英语,但他的每一堂课像不可抗拒的磁石一样吸引异国学子。福格博士对他的评价是:“十全十美”。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