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简介
无图片信息!

黄镇中书法展

【您是第 位参观者】 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展厅 >

 

  1949年生于浙江温州市。早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得周昌谷、李震坚等教授亲炙。擅长中国写意人物画,兼工书法,能以草书入画。1985年调入西泠印社工作至今已近30年,长期担任西泠印社社团的组织领导职务,曾参与并主持社团日常工作,期间组织策划了西泠印社历次重大活动,为推动西泠印社学术研究和创作交流活动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展览,并为德国海德堡大学、莱思博物馆、曼海姆市美术馆等收藏。1995年获法兰西“功勋与贡献奖”。2007年在温州瑞安市举办敬乡书画展,2012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西泠墨韵书画展。为浙江省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西泠印社副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黄镇中书法展专家评述整理摘要
 
  肖峰(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
 
  今天,很高兴我的老朋友黄镇中同志的书法展在这里开幕,我为黄镇中同志书法艺术的发展感到高兴。黄镇中同志是我们学校毕业的杰出、有代表性的学生,书画兼优,很有造诣。他不仅在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领域有很大成就,而且深入研究书法艺术的各个类型,从行、楷、草书、隶书到篆书,特别在草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黄镇中同志多年致力于对外国际文化交流,为西泠印社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我谨祝展览成功,祝黄镇中同志的艺术更上一层楼!
 
  蒋跃(《美术报》社副社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本场座谈学术主持):
 
  黄镇中先生其实是一个画家,从事的是人物画创作,已经有很高的造诣。但是他还有一个非常鲜为人知的,就是在书法上的造诣。他的书法很好地吸收了王铎的气韵,加上他的绘画功力,所以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黄镇中先生从小有书法基础,后来因为西泠印社这个平台,又让他重拾童年时代的书法记忆。这次展览的作品以草书为主,书法的布局和结构很有韵致、节奏感很强,在疏密关系处理和对线条的理解上多有独到之处,非常凸显个人面貌。
 
  任道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镇中行草诸书多气韵生动之趣,尤能于字里行间充溢所书诗文辞赋之意境,跌宕起伏,势从情发,将线条墨韵之灵动劲逸,吐出诗文作者之浪漫心声,观文读句,赏心悦目,荡气回肠,令人难忘!
 
  蒋北耿(西泠印社理事):
 
  关于黄镇中先生的书法,我谈两点看法。
 
  一、直觉。他的字点画犀利,顿挫有力,转折分明,可见他对古人碑帖下过功夫的。而就其字的结构形态看,很富张力,有一股勃郁之气逼人眼目,却看不出哪门哪派,可见他学古却不囿古,走了自己的路。
 
  二、教益。黄先生练书法很重要的动因,乃是为了画好他的中国画,这是中国美院国画系的一种传承。但选择哪个古人的法书来筑基,却是必要认真考量的问题,这就是个学以致用的问题。恭喜黄先生从浩如烟海的古人法帖中寻到了切合自己的刚需。
 
  骆恒光(西泠印社社员、原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黄镇中先生的人物画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造诣,大家都是公认的。他的笔致很轻快,画出了人物的一种韵味,但相对绘画来说,他投入书法的时间不是太长。其实书画相通,中国画的笔墨功夫主要是从书法里来,如果书法已经取得好的成绩,必然使他的绘画更进一步;反过来,画力、画意融入书法,对书法也会有促进作用。黄镇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因为他双管齐下,获得了综合的修养。
 
  就书法而言,我觉得他的草书具备了一种节奏感,章法还是不错的,当然也还可以有更多的进步。我相信黄镇中将来取得的成绩不光是书法好,画也会更好。
 
  李文采(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
 
  我们刚才看到黄镇中的书法都是大草,大草看结体、用笔,也就是线条的艺术。黄镇中文字的自然面貌很严格,结体也很熟练,讲一句可能不太恰当的话,我觉得他的结体比林散之好。所以黄镇中的大草很成功。
 
  我再提一点不一定准确的意见,大草的节奏感好像缺少休止符。一笔书下来要有个停顿、再起一个高潮,像交响乐一样。书法有魅力正是因为有变化,有变化就有视觉亮点,有亮点就产生美感。书画相通,实际上不是说黄镇中画画得好字就写得好了。书法有书法的形象、绘画有绘画的形象。黄镇中绘画的形象很好,而书法的形象要靠时间去积累,而书法形象哪里来?只有古代的书帖。所以我认为黄镇中对书法是下了功夫的,对线条是有敏感性的。
 
  朱妙根(西泠印社理事):
 
  黄镇中的绘画和书法的整体面貌是以清秀清劲为主,对于中国画的很多基本元素掌握得非常好,完全表现了中国画本质的、方向性的东西。黄镇中有两个很大的恩师,一个是李震坚先生,一个是周昌谷先生,都是中国画的一流名家、浙派人物画的创始人。黄镇中的成就来自于名师的教导,又得益于西泠印社和中国美院的熔炼。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