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雒古城
您当前位置:主页 > 美术新闻 > 上雒古城 > 正文
十、商於古道上的咽喉要塞
发布时间:2020-07-22 作者:《商洛日报》
出商州城东行30余公里,有一自然形成的村落,名曰:古城。此村落地形奇特,三面环峻山,一面绕丹水,山水护城,村庄宛若世外桃源,浑然天成。作为商於古道上的咽喉要塞,古城村凭借其隐蔽的地形躲过了无数战火硝烟,得以完整保存,但也为后人寻觅其踪影增加了难度。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多方佐证,2013年出版的《陕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査丛书》最终确认古城村正是历史上赫郝有名的上洛古城遗址。自此,上洛古城的神秘面纱被岁月轻轻地掀起了一角。
 
天赐一座古城堡
 
上洛古城地处长江与黄河流域交汇的山区,气候温和,森林覆盖,山川沃野,生物物种多样,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公元前2070年),至今为4084年。古城坐落于丹江河南岸三级台地上,该台地是由老三纪红色细砂岩组成,南高北低。丹江水自西向东而流,受台地阻拦,急折而北流400余米,又受照碑岩阻截继而东流300多米,续而汇合孝义塔沟水南流400多米向东流去。台地北沿有村庄,即为上洛古城的居民点。此城被丹江河水包围,站在商於路和跨江进城的“高桥”前望此上洛城,在河床水满时成一岛,如同漂在水上的巨舟。所以古志载此城在洛水之上而得名。
 
今年76岁的李明记老人是土生土长古城村人,提起古城,老人激动地告诉记者:“虽然我们这里现在按照行政划分属于夜村镇代街村七组,但我们的祖祖辈辈,一直都叫这儿是‘古城’。这是自然形成的村子,我们就想这村子肯定是有来历的。后来收集到的种种资料显示,我们这里确实是上洛古城的遗址,这是天赐的城堡呀。现在站在山上看,村子就像一个乾坤八卦图,非常神奇。”老人从丹风县龙驹寨镇农机站退休后,跑遍各个文化馆收集古城的资料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用李明记老伴的话说:“印的资料都拿背笼背哩,坐公交车的次数那更是数不清,都快成了5路公交车的轱辘了,成天跟着跑哩。”
 
据史料考证,上洛古城早在夏商周就是南国长江上游的蛮族居地。西周灭亡后,周平王迁都洛阳,又将秦岭西北划归秦,同时又将秦岭东南划归楚,楚(通史中秦关,楚关,晋国上洛太守王糜之就是佐证):春秋战国时期,上洛古城属鄀晋、楚的西大门(上洛的“洛”就是当年“鄀”的同音字);秦国统一中国后,上洛古城实行郡县制,辖地更替繁复;汉朝成立后,先为西汉郡国,后为东汉侯国晋26年为上洛郡;北魏439年为荆州雒州、太和十一年(487年)为雒州治、唐朝618年为上洛郡,上洛古城遗址在宋前十四个朝代中均为郡州称谓。
 
传说明代时建商州城,曾用这里的砖,供新商州城。后差些砖来不及烧,就拆了很多这里的墙砖,并用人墙传递至东龙山。随着朝代更替,古城的军事战略地位降低,加之移民搬迁,古城逐渐淹没在历史的大潮中。《清代知县赵应会辞》载“其城左龙右凤,台峙丹流,二丈七尺之高。俨临翠甸,五里三分之大。已定神□,射虎将军,静镇于击鼓不惊之日。悬鱼太守,清吟于金汤孔固之秋”,过乐野而流连,前此遗封何在?向高桥而踯躅,当年故址还留。”正是印证古城旧址的最有力文字证据。
 
帝王将相争雄地
 
据文史资料记载,上洛古城是战国、秦、汉城堡遗址。扼东南西北交通要道,乃兵家必争之咽喉地带。特别在春秋战国,秦汉之际秦楚间的战争多发生在这里。上洛古城山环水绕,南有寨堡、练兵场、驯马场,易守难攻,是一座再好不过的古城场。历史上,上洛古城李中承曾被荣为“安国侯”,“李朝父”:秦始皇东巡,张良请四皓回朝扶太子,下榻上洛古城:刘邦十万大军或阳灭秦,新莽时绿林赤眉军进军关中,东晋恒温、刘裕两次北伐均循上洛古城与守城军配合;黄巢兵败长安,也循上洛古城南跳,明末李自成潼关溃败,在上洛诸山秣马厉兵,重挥义旗,兵出上洛,推翻明王朝,均在上洛古城屯兵养马。上洛古城曾留下了许多曲折感人的传奇故事
 
因上洛古城地理位置优越,曾为1949年7月12日的“高桥战斗”胜利促使商洛和平解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战场硝烟早已散尽,但如今村口塔沟桥的豁口仍清晰可见。曾任夜村中学校长的李书恒从小在古城村长大,他讲到“听老人们说,这座桥当时是由德国的工程师设计的。用德国水泥、钢材修成的,打仗的时候解放军准备炸桥,但是由于桥身坚固没有炸掉,就留下现在的一个豁口。”
 
现今古城村段的丹江已不通船,河床变窄,庄稼地扩大了几圈,农作物绿油油一片。但李书恒告诉记者:“古时候要想进入古城,就只有一条路,那就只能是坐船过河。传说高桥宽而高,横跨丹江,专为秦始皇进城而搭的木桥。桥的另一头连接从洛源驿站通向棣花驿站的古路。可以说古上洛城是把山与水、城与水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山是水的屏障,而城建在丹水崖边,从水中攻城那可以说是难度太大。可惜现在河水小了,没有船了,我还记得最后一个船夫叫何忠祥。
 
文物遗址遍村落
 
走在古城村的狭小村道上,随处可见保留下的一些清朝、民国时期的建筑有几个刻字的石碑字迹还可见,其中一个被放在一个变压器下当座子。夜村镇代街村的村主任代彦红告诉记者:“古城村里现在有70多户人家,300多口人。前几年群众种地,经常挖出成捆箭头,多的四五十根,七八斤重,少的二三十根零星的那就数不清了。一个砖厂取土时还在这里挖出过墓葬。古城门、练兵场兵器铸造的老窑、寺庙的遗迹还能看到。”
 
如今在古城村西有战国、秦、汉时期构筑的砖土结合的城墙一段,长百余米,宽11米,高3米多。南面也有残留古城墙遗迹一段,长80余米,宽13米,高1.5米。秀土层均在0.2至0.3米之间。村子西南角最高处有一烽火台,台上有瓦砾堆积,可以推测当年建有房子,住人看守暸望,东可视楚,西可观秦。烽火台东半峰有一“普光寺”,有前后大佛殿,院子南面曾有三间僧人住所,寺北建有钟楼和一大两小李水赞师徒的塔,寺前有戏楼和看戏的大坊子,因有塔后人也叫塔寺。城北丹江北岸红砂石岩上有七八个畅口石屋内,原天神满座,中间最大的石屋内有深井,昔传通往洛南,井口塑有李祖水赞手执利刃和十八罗汉,挥刀舞棒,斩蛇的场面。东南沿是当时烧砖瓦的容场,现存陶窑三座。陶窑边堆积的红烧土达4米之厚,可见这里曾长时间大量地烧着砖瓦及生活用陶器。古道石梯为古城西大门,又名鄀国大门,始于商、周时代,坐东向西,是商於古道通往东西的水汗码头。石梯高二十多米,宽1.2米,紧接丹江,壑岩之口,曲折狭隘、咽喉险势、春夏水涨、涛翻浪涌。居民区的瓦砾堆积0.3至0.5米厚,最厚处达0.8米。遗物有板瓦、筒瓦及日常生活用的陶器。板瓦、筒瓦的背面饰以绳纹或细绳纹。板瓦面上纹饰变化较多,有方格纹、棱形纹、麻点纹、凹凸纹等。生活用的陶器有高柄豆、盆、罐、缸等。还有纺线用的陶纺轮。装饰品有牙形陶筛。石器有刀、环、饼形器和较大形的磨盘、磨棒等。
 
古城村民的心愿
 
在古城村,世世代代流传着一个故事:李水赞斩蛇。传说古时有一个卖货郎名叫李水赞,走街串巷从河南一路到上洛古城,路上遇一奄奄一息的小蛇。卖货郞心慈,便将小蛇放入担中。卖货郎落户古城娶妻生子,定居于此。小蛇也不断长大,变成巨蟒,离家藏入深山。一年李水赞离家,巨蟒吃人成乡里祸害,无人能降。李水赞回乡听闻此事,手持利刃独战巨蟒,为民除害,从此乡里得以安宁。后人为了纪念李水赞的事迹,修塔寺表达缅怀之情。李书恒告诉记者:“我们古城的李姓人,都认李水赞为祖先,族谱也是这样记载的。”虽然是传说,但是世代古城人对这片生长的土地怀有深厚感情的。
 
“我们古城实实在在是一座演绎着楚秦双层历史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名村’,我就希望我们这座商於古道上的古城能够得到上面的重视,让后人知道、记住这座古城。”李明记老人说,“为了能让古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立上项,我有一个星期往商州跑了4趟。但是因为我太不了解这个申报程序,也不知道找谁呀,走了不少冤枉路。”李明记老人头发胡须已经雪白,七十岁的高龄,穿一双布鞋,略略驼着的背,无论酷暑严寒,执着地行走在古城里外。村民李发堂感动的说:“我成天见他这么大年纪上上下下地跑,没有人给他一分钱,而且他还得自己掏车费打印费,他也不会打字,都是请年轻人给他打哩。”代彦红告诉记者:“村上也想保护、开发古城,但是毕竟能力有限。而且说实在的,看着祖先留下的东西被破坏,我们也心疼。比如以前为了水电站,没有砖就把塔寺给拆了,石碑都让垫到地底下了,可惜得很。现在村民捡到的铜箭头有人来收一个卖20块钱,我不是很懂,但是我想这些东西还是应该由国家保护的。”
 
(原载《商洛日报》2014年7月31日社会特刊)

美术新闻

更多»

在线访谈

更多»

综合展厅

更多»